華府 Day 3

華府之行最後一天,為了配合前往機場的接送,文教中心安排了機場附近的航太博物館參訪行程。占地甚廣的停機坪裡擺放了各樣的實體飛機和模型,包括最老的和新式的飛機,戰鬥機和客機,甚至還有已經停飛的超音速協和號飛機和執行過太空任務的太空梭。導覽員說,當時協合號駕駛直接把飛機開來了,停好,關機,走下來把鑰匙交給他們就走人了,非常簡單!

99國際事務青年人才培訓計畫的正式行程在今天將要結束了,為期一個多月的美國之行,經歷了紐約的四週密集課程到後面的華府會師,今天分離後有很多人之後很難再有機會遇到了,我們這一組的mike要回到東京教書,下次見面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我還知道有人要前往歐洲和大陸去交換學生,可能也去不成返國座談會,所以今天可以說是最後的見面機會了。在機場大家往各處飛去,也許會見到也許不會,但期許大家經過暑假的體驗都能有充實和豐富的未來,朝向自己的夢想前進。

特別感謝僑委會和外交部的用心舉辦這次的計畫,我們在NYU和其他同學提到這次暑期學習的機會有政府的贊助,他們聽了都非常羨慕。在美國有些私人的機構或基金會會提供學生這樣機會出國交流,不過很少會由政府大力推動。當然,國情不同不需要這樣的比較,在美國,優質教育像是一種奢侈商品,越是質精價格就越高,你願意這樣栽培自己追求卓越,就得拿出對等的金額去購買這樣的商品,所以長春藤名校除了要功課好,也得是有錢人才念得起。這樣的招牌,也成為以後找工作的籌碼,所以社會的觀念也認定這是一種對自己的投資,且是一種巨額投資。很多人一畢業就欠了一大筆債,因為學費是非常可觀的〈碩士班依學分要求計算,NYU的國際事務課程可達一年3-4萬美金,而我當年師大翻譯所兩年總共交了12萬台幣左右,當然這樣的比較也許沒意義 ,不過總是還不免驚嘆一下,並且趁機宣傳鼓吹美國同學來台灣留學〉。對這些同學來說,政府能提供這樣的機會是從來沒聽過的〈當然,這是美國的觀點〉。這兩個月對所有人來說我想都收穫匪淺,除了課堂上知識的學習之外,我想更多的啟發來自文化體驗和對知識的起蒙。過去的我雖然喜歡吸收知識〈或是資訊〉從來不是很認真念書的人,但是這邊老師的教學方式,讓我對“學問”的鑽研又有了一番新的認識,我學習到了詮釋世界一種新觀點。我覺得一個暑假的時間很好,不長不短。因為時間再拉長,比如說來念學位,就會有太多實際生活的事情要考量,例如要辦保險、考駕照、找房子、買車等等,而且取得學位的壓力和暑期課程又截然不同,更沒有時間去做些有趣的事。時間短一些反而更有多方嘗試的動力,願意去體驗不同文化。這一個多月美國文化的沉浸,和國際事務課程的學習,我相信在很多人心中都種下了夢想的種子,或是讓原本就有的種子發芽了,希望未來的這些夢想都能茁壯。

 

IMG_5976.JPG 

(機場送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