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U week 2 – UN visit

 

在這個充滿了無限玩樂活動的曼哈頓島上,我們度過了勤奮的一周。這一周的上課地點從中城轉戰下城,在市政廳站出口穿越市政廳公園,到達一棟相當有歷史感,據說當初是曼哈頓最早的摩天大樓的建築中上課。這是NYU進修推廣學院〈School of Continuing and Professional Studies 的總部,也是我看到在Financial District當中唯一一棟校舍。〈其他多半集中在Washington Square一帶,但也有部分散落上城或東邊。根據不知名不可靠消息指出,NYU掌握了紐約30%的房地產,不知是真是假,不過紐約處處可見NYU的紫旗飄揚到是真的〉。

 

先做一下第一周的回顧好了,Global Climate Change課程每堂上課要繳交氣候變遷相關新聞回顧一篇,討論了溫室氣體種類和來源;NGO事務討論了NGO的起源,發展背景和不同的NGO種類,有的參與實際工作:如救援,而有些則是進行倡議的任務,例如喚起大眾對某些議題的關心和通過新的立法;國際談判講到談判的基本原則;國際關係理論讀到了現實主義、新現實主義、自由主義、新自由主義等等,還包括每堂課要交的讀後心得;國際政治經濟和新興市場正好談到的都是戰後經濟發展組織的興起,如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等等。

 

六堂課,十二節的密集轟炸,再加上每天的閱讀份量和作業,每天就這樣被壓力追趕也追逐著deadline,不斷和時間賽跑,一點都不能鬆懈,這也是很多紐約人的生活寫照。之前就聽說過東岸聚集了很多重視效率、做事認真積極,一絲不苟A型人格。美國的學生生涯也是這麼緊湊,難怪聽說很多名校學生會吃“聰明藥”,讓他們一天只要睡兩三個小時,其他時間精力充沛的念書,求好的表現。這裡學費如此昂貴,得要弄出點成績才不至於太愧對自己或是父母的荷包。更何況班上有些同學是從美國其他地方來,想在紐約能夠混出點名堂,總希望學到更多東西,也許還能獲得老師的推薦,繼續深造或是去一些國際組織工作。

 

NYU,或說所有的名校,提供很重要的資源或賣點就是人脈。老師和校友很多都是在業界頗有影響力或是觸角很廣的人。例如NGO老師在NGO任職,認識的NGO眾多,每堂課都邀請了不同的NGO代表來演講,也會推薦學生至NGO工作。拉丁美洲課程的老師邀請到來自智利和哥斯大黎加的貿易推廣處代表來說明這些國家的現在有哪些積極推廣作為。國際談判老師帶著我們參觀敘利亞駐聯合國大使館,還邀請巴勒斯坦、以色列以及伊拉克駐聯合國使館人員到課堂上演講,讓我們能夠聽到很多的第一手資訊,了解到中東問題從不同的角度看出來是個什麼模樣。各國有各國的立場,但他們現在也願意稍微讓步、順應時勢,化解半個世紀的僵局。這些資源,我們過去可能想都沒想到可以遇的上,在紐約卻是這些老師似乎輕而易舉就安排好了,因為老師也很懂得怎麼累積自己的資源,才能在Big Apple裡生存下去呢。

另外一提的是,本周的參訪行程安排的是聯合國。除了一般觀光客行程外,我們還見到了維和任務的主管以及重頭戲聯合國經濟社會事務副祕書長,也就是前任中國外交官的沙祖康。沙祖康的過往的名聲不用多提,行事和言論風格都相當強烈,甚至引人爭議。他的進場方式也很符合他的風格。前一位講者還沒結束之際,他已經和隨扈開門闖進來,隨扈四面張望替他拉椅子,宣布他要開講。前一位講者也就硬生生的給趕下台。霸氣十足。他派駐至聯合國後,自己也說得換個腦袋,不能再以中國外交官態度思考,而是得用聯合國的角度看事情。每天有堆積成山的檔案和卷宗要審要批。總是不到凌晨不能下班。角度雖換但他的霸氣不減。國際組織做事種具體承諾,沙祖康說有幾次他遇到承諾不清不楚,不能提供具體數字只能含糊說要濟弱扶貧的人,他可毫不客氣的批評。而且他說英文不是他的母語,罵起人來可不用管措詞恰不恰當,什麼diplomatic的話他都不會,劈頭一句「you are a liar!」被這種火爆的人給吼一下,感覺會嚇傻吧。他對於聯合國體制也有諸多不滿,也許他過於理想化,認為不管怎麼做,目標總是有限。幫助了50%的人有安全飲用水,那表示另外一半的人仍然要忍受汙染的水源。他也真是不按遊戲規則來玩的外交官,儘管令很多人難以消化或苟同,但也許這樣赤裸不修飾的殺氣,不只讓我們在場許多人精神為之一振〈不管是因為他的吼聲或想記住對他的批評〉,也真能影響聯合國這個龐大緩慢的官僚體系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