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 

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孟昭文州議員

今天的行程回到了曼哈頓midtown,造訪42街和Madison Avenue交叉口附近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這棟氣派的大樓,就位在紐約最熱鬧的精華地區,離時代廣場只隔了幾條街,做為各個駐外部會〈除僑委會外〉,包括外交部、經濟部、教育部、國安局、新聞局等等派駐紐約的人員的辦公地點。經文處一樓的挑高大廳很適合做各種表演和活動的場地,之前在midtown上課時傍晚經過就曾看裡面有好幾場活動進行,有台灣音樂家的演奏和亞洲電影展的開幕酒會,這幾天也有台灣畫家蘇憲法的畫展,我有個紐約的朋友之前還來這裡上過免費中文課,是ㄧ個提供文化交流和認識台灣的好地方。

與高大使合影

(與高大使合照)

ㄧ早九點經文處處長高振群大使特別接見了我們ㄧ行人,談了台美外交的情形、紐約辦事處的重要業務,還有推動加入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的努力。之後我們前往了領務組,由黃耀良組長和我們進行簡報,說明領務工作的內容。我們很清楚可以感受到黃組長對工作的熱忱,他不厭其煩地對我們說明許多工作上的細節,包括簽證的面談、文件認證、雙重國籍的處理辦法〈尤其針對兵役問題〉,還談到現在外交人員還必須承擔的另一項工作重點:緊急救援。緊急救援工作是針對在海外旅遊或居住的國人遇到緊急事故時提供的協助和服務,在過去並非外交人員的工作範圍,只是會在道義立場上盡可能協助國人。但現在這項工作已經成為正式的工作內容,每人都必須輪值ㄧ個月時間配帶公務手機接聽緊急電話,提供相關的資訊和必要的協助。據說國內媒體也曾打過電話來測試這緊急連絡電話是否有漏接情形,但紐約的地鐵其實是沒有手機訊號的,建築物中也有很多死角,所以真要維持隨時都找的到人的情況,接聽電話的人壓力其實是很大的。黃組長提到每次離開沒有電話訊號的地方,他總是要急忙檢查有沒有留言或簡訊,怕錯過任何一通重要來電。我出國時總覺得自己能獨當一面,不會有太多緊急事情要麻煩別人。但不論如何,總有些狀況若真的遇上了還不是自己能夠解決的,像是掉了護照這種事就特別的麻煩,知道國家有提供這一層安全網,我也覺得未來在國外旅遊時更加放心一些。

以前聽起這些外派人員的生活,住在國際大都會,都覺得是ㄧ片美好。但仔細的瞭解了他們的工作內容後,才知道推展外交工作實際上真的是困難重重,肩負的任務又很艱鉅。在國外得盡快安頓好自己,才能立刻加入服務別人的行列。我們在國外能動用的資源又不比在國內的豐富,能有今天的任何成就,包括整棟大樓的營運和辦事處的建置,真的靠過去和現在所有駐外人員辛苦的努力,在此也向他們致敬。

下午的行程轉回Flushing地區,拜訪華裔州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Grace有個非常年輕的團隊在背後支援,且多半都和她是同樣的背景,也就是華裔女性。身為abc的Grace,中文卻是講地出奇的好,且配合在場華文媒體,也全程用中文發言,和許多華裔第二代是非常不同的,我想這也和她服務的選區很有關係。身為少數族群的她,我們問到在州議會當中是否有感到任何的差別,她說到其實華裔並不特殊,但女性的身分才讓她特殊。州議會當中女性議員少之又少,在推動一些婦女相關的法案時,往往得不到男性議員的支持和理解,例如她所提出敏感體質嬰兒奶粉補助法案,花費了很多唇舌去向其他議員解釋,才能讓他們了解重要性。她的華裔身分在選區裡也引起了一點點小問題。由於她先生是韓裔,而Flushing的華裔和韓裔為數眾多,每當有些議題牽涉到兩個族群的利益時,兩邊都覺得她偏袒對方,導致有點裡外不是人。不過還好大部分的議題都是牽涉所有居民的,而且政治本就難為,沒有族群的議題也還有其他的議題引發爭議,只能做好眼前的工作,兼顧好議員/妻子/母親的角色。

與Grace Meng合照  

(與Grace Meng合照)

 附上當地媒體採訪紀錄http://ap.ntdtv.com/b5/video/id/27939
http://ny.stgloballink.com/community/201008/t20100810_139235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