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4

UN

IMG_5740.JPG

(台灣觀光局購買的旅遊巴士廣告,背景為聯合國)

今天是UN的舊地重遊。在NYU的參訪行程中已經包含了聯合國,不過上次的來的匆匆行程很趕,沒什麼時間參觀禮品店和寄明信片,所以我們也打算趁這一趟補買一些之前沒買的紀念品和明信片。UN可以開放參觀的地區有個自己的郵局,也販售聯合國專屬的郵票,雖然聯合國已不算美國領土,郵票也不是標示美國,但方便起見還是以美金為售價,遊客到此都會寄個明信片給朋友或家人,因為印有聯合國的郵票畢竟難得一見。 

今天有位來自代表處的楊先生接待我們,另外還有一位來自台灣,在帛琉駐聯合國使團的蕙婷但著我們進入會場。蕙婷在台灣念了法律系,但她對人權法的議題特別有興趣,因此在芝加哥的西北大學修讀了人權法碩士課程,拿到學位後就來了紐約在聯合國內工作,代表帛琉進行人權相關的議題討論。因為上次已經參加過導覽,所以這次不需要這些解說的部分,主要是看些會場,例如安理會和大會的會場。聯合國裡面的這兩個會議廳都是開放式的,一般遊客也都可以進入,所以有時參觀的遊客會看到進行中的會議。國家的排列順序,是依照字母順序A-Z排列,所以像辛巴威(Zimbabwe)這國家難道永遠都只能排在最後嗎?關於這一點其實他們有一個作法,就是會定時抽籤,抽出一個字母,以該字母為首來排序,所以如果抽到Z,風水輪流轉,辛巴威就會坐到最前排,不用每次坐在最後面光線不佳、音效不佳,又會受一堆觀光客打擾的地方。

 這次參觀還有一個重點是我上次漏掉的,就是翻譯室,也是電影雙面翻譯的拍攝地點之一。可惜的是我們這批進去參觀時,會議都已經結束了,沒看到口譯員翻譯的情況。身為口譯員,能在工作時間以外遇到同行的機會非常的少,能有機會遇到聯合國翻譯員的話更是希望能有機會聊聊,不過既然沒遇見,能進去口譯間參觀一下也好。這裡的設備和我們一般常用的有點不同,麥克風是懸吊式,像是走進錄音間一樣,而且都準備了三個位子,現在標準的配置是三位口譯員,因為傳統的兩人搭配在長時間工作之下還是會過於疲累,三人的搭配其實是最為理想。不過當然多一人開銷就會增加,願意支付這樣開銷的客戶實在是可遇不可求,只希望這樣的工作模式能夠成為標準作業程序,讓我們也能夠提供更好的翻譯服務品質。IMG_5756.JPG 

(安理會口譯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