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府Day 1

紐約的行程告一尾聲了,今天我們要飛往華府,和其他分布在不同城市的同學們碰面。難得碰上十三號星期五,大家都有點小小的狀況:我忘了把髮膠放進大行李在安檢時被沒收了,Mike無法自助check in,得去排個超級長的對伍辦手續,到飛機都快起飛了才一切搞定。婉萍和Nicola各忘了帶一件行李和手機,好在都不是大狀況,平安抵達華府。

講到美國國內線飛機,得提一下,我相信不管喜歡或不喜歡飛行的人,要搭美國國內線都不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現在多半都要先在網上或用現場的機器check-in,但是對於不會使用這些科技或是遇到一些莫名的問題的人,就得要去排超長的full service隊伍〈人這麼多表示還是很多人不會使用自助check in,或是遇到很多鳥問題〉,之後要通過很麻煩的安檢,我現在還是不能明白空瓶子不能通過安檢的原因,總之就是不管是液體還是空瓶都不通過就是,渴了只能買安檢區之後很貴的飲料。現在很多機場不提供免費無線網路了,都要付費。上了飛機服務也少,即使飛五六個小時也沒有機上娛樂和餐飲,只有飲料和小點心,飛機多半也都是很小的機型,並且現在多半的航空公司,除了jetblue之外,只要拖運一件行李都要收25美金,所以現在坐國內線飛機根本沒有任何享受可言。

下午大會師的會場上,很開心看到各城市的學員,各組經過了一個月的時間相處,看得出來彼此之間已非常熟稔,和六月份碰面的時候完全不同,都很有默契,想必大家都一起度過了充實的夏天,也都很珍惜被分在同一組的緣分。紐約組同學每天朝夕相處,一起念書寫報告考試,更是有革命情感。

下午等到大部分地區的同學都抵達後,大會師的活動就在華府文教中心寬敞舒適的場地展開。我們很榮幸的能和駐美代表袁健生大使碰面,讓我們感受到這一批的學生真的是備受重視,在來美國之前我其實並沒特別注意到萬馬奔騰計畫,只是出自個人想到國外體驗的動機而報名,後來聽到僑委會的介紹才知道箇中有份深意,原來是政府有鑒於出國留學的人數逐年下降,希望能夠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到國外求知,因此特別安排的這樣的獎助計畫,讓更多的人有機會到美國見識學生生活。我雖然到過美國幾次,但是來上課還是頭一遭。若不是有這次的國際事務青年人才培訓計畫,我想我也不會有機會到紐約過一個夏天、在NYU求學、認識這麼多精采的人。

這項計畫不只在我身上有了正面的效果,我在很多同學身上也看到了很大的影響:出國唸書是Mike的理想,婉萍的政治學和俞舒的社會學研究在這紐約得到了一番新啟發,慕璇也提早練習外交官技巧,Nicola也在研究所前充分享受了紐約的生活。其他組別也是,我觀察到大家所發表的心得,真的能感受到這一代的年輕人,更有獨立自主的思考,從自己的眼光對美國進行不一的評價。早期的人也許多半講起美國都是正面,談美國的物質豐饒、現代化和自由度,是追尋夢想的沃土。當然眼下這些條件仍然成立,不過隨著金融風暴、反恐議題、環境意識的崛起,更多人也注意到了這個獨領風騷的世界霸權,光環的背後的有無奈的沉重包袱,和仍帶霸氣的自以為是,這讓我們對美國有了不同的觀點,但也不可諱言的,美國仍是許多人才會集的國度,儘管有這麼多的批評與不是,但不加入她,又怎麼能批判她呢。

各組在美國各地因地制宜體會到了不同地區的風情,涼爽優閒的北加州、民風熱情淳厚的美南、緊張忙碌的美東、近乎紐約的都會又稍為放鬆一點的芝加哥,還有西雅圖的海洋風光,這些地方特色從大家上課情形還有實習活動中似乎也可以看出端倪。據說亞特蘭大的實習活動就包括騎馬和射擊,和我們很不同。紐約組應該是所有地區課程最緊張的,一周四天,共十二堂課外加週五參訪的行程,同時間還想兼顧紐約的豐富生活,每天馬不停蹄,但我想這也是大部份紐約人的生活寫照,在這個停不下腳步的城市,我們急忙地探索、塑造著心目中的紐約形象。大會師 

晚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